我在校园里偶遇一个不常见的朋友。她关切地询问我:很近在做什么,是不是过得不太好?
诧异中,我接着追问她为什么这样讲。她翻开我的朋友圈,煞有介事地说:你怎么都不发朋友圈了?以前的你,总会发许多有趣的事,每天过成我羡慕的样子。
我一时语塞。
前一阵子,我们跑去厦门拉莫三嗪片价格散心,天气晴暖,大家一路纵情拍照。一整天下来,手机相册里充斥着龇牙咧嘴的大脸和故作高冷的姿态。
到了吃饭的时候,我们聚在一起细心地挑选照片,进行加滤镜等一系列后期工作,卡马西平功效打算发到朋友圈里。然而,准备好之后,反而又开始担忧照片奥卡西平片主治什么发得过多会被朋友嫌弃。很终,我千挑万选确定了一张,开始斟酌配文。
来到新的城市,心潮澎湃的我总希望能留下一些旅途中的小确幸。也许是在邮轮城坐车穿过的海蓝色隧道,也许是见到4个旺仔牛奶高的芭乐汁,比巴掌还要大的墨鱼仔,或者是在鼓浪屿的陶艺馆*一次亲手制作的不太端正的杯子。
只是,在每一个心花怒放想要分享的时刻,我难免涌现出种种顾虑。
一个声音告诉我,此时此刻的心情值得记录,而另一个声音又在拉扯着我,提醒我这么做是否得当。不知何时开始,发朋友圈变成一件谨小慎微的事。
初到厦门那天,我发了一张没有任何说明的风景照。起先没有人回应,而后便有人质问我:你是不是又翘课了?心中预想大家应该对美好的景苯妥英钠片多少钱色心生向往,而事实上,杂七杂八的题外话更多,于是很快我便讪讪地删掉了。
如今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件事,难免缩手缩脚。
吃喝玩乐的尽兴时刻让长辈看到,也许会换来一句有没有好好念书;不太熟的朋友看到,会认为你是个不求上进的90后。有时候,哪怕深夜写下一条感受,也会被抨击为矫情。
随着朋友圈的人数不断增多,分组又成为一件困难的事。
偶尔低落,心底积压着难以抒解的苦闷,发出的朋友圈却无人问津。遇事时心中难免有些愤慨,也只愿在少人围观的微博上发发牢骚,而不敢在朋友圈说点什么,因为泼冷水的人总会存在。
于是,一时间发了抱怨、吐槽、负能量,很快又会自己删掉。
这次旅行,我们几个都只发了一些无配文的照片。可能,大家都不想被当作没有见过世面的幼稚学生,也害怕兴致勃勃地发出朋友圈无人理睬。
前段时间,朋友圈的动态很少,我想大概是大家都很忙吧。
一天,好友来宿舍找我闲聊,说临近毕业,一切安妥的人在旅行玩乐,前途未卜的人还在挣扎。看到那些精彩的朋友圈,觉得自己的生活黯然失色。她突然叹气。
当时我嘴上没说,心里却重复着:可是,我其实更在乎你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啊。
原本,朋友圈就是为了分享生活,只是渐渐地人们将它当作一个自我形象塑造的工具,费尽心思地表现出令人艳羡的状态。似乎一切不太符合高规格的内容,都没有勇气被展示出来。
不知何时,朋友圈形成了这样互相攀比的风气,并且努力地显示优越感,而疲惫不堪的人只好选择沉默少言。
事实上,我们本不该花费过多精力在这虚拟的圈子里。刷朋友圈的时间,可以见更多朋友。
有人问我,一条朋友圈有多少赞会觉得满意。我心里计算着好友数,回答了一个数字。
之后,我结结巴巴地解释:我在,慢慢学习不在意这些。但愿某天可以洒脱地甩一句,你看到的我,就是真实的我。
而事实上,貌不惊人的我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是:我想活得像我的朋友圈一样美。
虽然朋友圈里的朋友很少,它也开始逐渐背离了它的名字,远离真实。身边不少伙伴选择关闭它,抛开这里的是是非非。只是,比较俗气的我总是舍不得生活的点滴我错过的火车,我弄出来的黑暗料理以及我生活的细碎点滴。
其实,我非常愿意看到天南地北的朋友丰富不同的日常,也想成为一个真实并且勇敢的人,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。
假期在家无所事事时,我喜欢翻自己的朋友圈,从眼下一口气刷到几年前。
盯着自己的脸从抿着嘴的微笑到露出牙龈的大笑,就像电影院播放的那些青春片。读着自己曾写下的矫情的文字,甚至可以挤出几滴泪,说不清是好笑还是感动。
我拿着很初没有美颜相机的自拍给朋友看:我竟然发过这种没有角度,没有滤镜的自拍啊!
朋友一边嫌弃我丑到不能多看两眼,一边放大了照片强调说:你不仅素颜,还身宽体胖。
然而,那却是我很多人追的日子。
摘编自微信公众号
我要WhatYouNeed(newWhatYouNeed)